◆ 个人简介
孙光明,男,1987.8,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天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主要从事高档数控机床精度设计与误差补偿技术、数控机床不可补偿误差的抑制技术、数控机床精度正向设计方法、智能制造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兼任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在线检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B -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nufacture期刊审稿人。主持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天津市科技局企业科技特派员项目1项、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1项;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项,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1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被SCI检索10余篇,申请专利10余项,获15vip太阳成集团教学成果奖1项。
◆ 主讲课程
1.《设计与制造Ⅰ》
2.《设计与制造Ⅱ》
3.《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
4.《城市建设装备设计》
◆ 教学成果
2020年获15vip太阳成集团教学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4。
◆ 科研项目
[1]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精密机床进给系统导轨安装基面误差曲线创成设计方法研究,22JCQNJC01000,2022-10 至 2024-09,主持。
[2] 天津市科委企业科技特派员项目,面向智能制造的精密机床过约束直线进给系统时变刚度特性研究与应用,22YDTPJC00260,2022-10 至 2023-09,主持
[3] 天津市教委科研项目,精密机床直线轴重复定位误差抑制技术研究,2020KJ055,2021-01 至2022-12,主持。
[4] 天津市科委企业科技特派员项目,低照度工况下图像增强与降噪技术研究及应用,21YDTPJC00490, 2021-10 至 2022-09,参加(完成,排名2)
[5]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数控机床误差测量、分析与补偿技术, 2015ZX04005001, 2015-01至2017-12,参加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曲率开闭角复杂型面几何质量测评及质量控制方法, 51675378, 2017-01至2020-12,参加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精密机床热平衡设计与工作空间热误差智能主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51775375, 2018-01至2021-12,参加
◆ 发表论文
[1] Lightweight design method of orthotropic steel bridge deck with U-ribs based on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Ain Shams Engineering Journal (SCI检索), 2023,第一作者
[2] Modeling method for pose error of machine tool linear feed system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minimum potential energy. IEEE Access (SCI检索), 2023,第一作者
[3] Stiffness effects on repeatability of positioning of linear axes.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检索), 2022,第一作者
[4] Body diagonal error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multi-axis machine tool using multi-beam laser interferomet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SCI检索), 2020,第一作者
[5]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repeatability of positioning of linear axes of machine tools.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B -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nufacture(SCI检索), 2020,第一作者
[6] Effects of geometrical errors of guideways on the repeatability of positioning of linear axes of machine too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SCI检索), 2018,第一作者
[7] Hierarchical error model to estimate motion error of linear motion bearing tab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SCI检索), 2017,第二作者
[8] Research on assembly deformation of machine tool guideway. 2018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Manufacturing (EI检索),第一作者
[9] Research on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NC Boring Machine Spindle System Based on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EI检索), 2013,第二作者
[10] 进给系统热变形对机床运动重复性误差的影响研究. 工程设计学报(CSCD核心检索), 2023,第一作者
[11] 精密机床直线进给系统误差均化机理研究. 工程设计学报(CSCD核心检索), 2023,第一作者
[12] 考虑装配变形的精密机床床身优化设计. 工程设计学报(CSCD核心检索), 2022,第一作者
[13] Influence of Thermal Error on the Repeatability of Positioning of Linear Feed System[J]. 2022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ipulation/Manufacturing and Measurement on the Nanoscale,3M-NANO 2022-Proceedings, Pages 537-540, 2022. DOI10.1109/3M-NANO56083.2022.9941511 (EI),第一作者
[14]基于改进分段三次Hermite插值的机床复合误差建模与补偿[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1-8[2024-04-04],第一作者
[15]精密机床导轨装配误差一致性工艺控制方法研究[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1-9[2024-04-04] ,第一作者
◆ 专利软著
[1] 一种非共面多导轨误差均化机理研究试验平台,国家发明专利 CN 2024103907368,第一发明人
[2] 一种内凹式非共面多导轨进给系统精度保持性试验台,国家发明专利 CN 202410896280.2,第一发明人
[3] 一种滚动导轨导向面误差测量及其平行度评定方法,国家发明专利 CN201710173640.6,第二发明人
[4] 单轴重复定位误差机理研究实验平台,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ZL201720282761.X,第二发明人
[5] 一种滚珠丝杠弯曲挠度的检测装置及方法,国家发明专利, CN 201710112483.8,第二发明人
[6] 一种基于多光束激光干涉仪的机床体对角线误差测量方法,国家发明专利,CN 2019108668146,第二发明人
[7] 一种抑制精密机床直线轴重复定位误差的装配方法,国家发明专利, CN 2019108668127,第二发明人
◆ 获奖
[1] 联合指导员工参加2022年天津市第十一届高校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一等奖
[2] 联合指导员工参加2023年第十七届“挑战杯”天津市老员工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一等奖
[3] 联合指导员工参加2021年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老员工创新创业大赛天津赛区比赛,获银奖
[4] 联合指导员工参加2022年第十届全国老员工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天津赛区竞赛,获三等奖
[5] 联合指导员工参加2023年第六届天津市老员工信息技术“新工科”工程实践创新技术竞赛,三等奖
[6] 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获太阳成集团官网“优秀班主任”的称号
[7] 指导2021届本科生获“校级优秀毕业设计”
[8] 2023年获太阳成集团官网“科研新星”的称号